應急產業,是一個人們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產業:說它熟悉,是因為這一產業堪稱龐大,涉及到的都是裝備、材料、醫葯、輕工等十多個人們熟悉的領域;說它陌生,則因為它屬於新興產業的陣營。如今,這一產業正在成為民資的又一座金礦。
12月24日,國務院正式對外發佈了 《加快應急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在2020年形成應急產業的體系,併為此給多個部委分派了重點工作任務。
應急產業的規模極大。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估算,2013年全國安全應急、應急裝備等領域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值達到近萬億元規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魏際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國家此次對應急產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後,應急產業的產值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並呈較高增長的態勢。同時,應急產業對上下游產業及相關產業帶動力強,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跨度大、覆蓋廣、帶動強
民政部《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我國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近3.9億人次受災,因災直接經濟損失5808.4億元。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公眾安全意識的提高,社會各方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應急產業也顯露出極大的發展潛力。
“應急產業是先導性產業,它的迅速發展將帶動服務業、製造業等產業的提質增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魏際剛舉例說,例如應急物流業,該行業包含從採購、倉儲、包裝、分撥,配送,甚至後續的回收處理等,對產業的上下游帶動性很強。
魏際剛表示,應急不僅包括事後應急,更重要的是事前預防,災害發生前及事中事後都被囊括其中。“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地區,都是有應急需求的。”他說。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13年,消防、安防、安全應急、信息安全、應急通信裝備、反恐裝備、食品安全監測設備等領域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值達到近萬億元規模。魏際剛認為,應急產業跨度大、覆蓋廣,在此次國家層面做出部署後,未來將會呈現較高速的增長態勢,產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值得註意的是,已有地方的應急產業開始良性發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網站獲悉,目前地震預警技術已形成從科技攻關到商業化生產、銷售、服務的創新鏈結構,為四川省加快應急產業發展,尋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2013年地震預警產品銷售收入600萬元,2014年達1500萬元。隨著社會對地震預警的認識,該產品有望年產值過億元。
“在一些國家,緊急救援已成為繼金融、保險、電信後的第四大產業。”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理事長於友民說。
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
雖然應急產業對經濟拉動的潛力巨大,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我國的應急產業還存在體系不健全、市場需求培育不足、關鍵技術裝備發展緩慢等問題。
魏際剛表示,以前的應急措施多為政府主導,市場化的程度並不高。所以接下來要按照市場化、社會化、規模化的方式來發展,將產生多種業態與商業模式。
對此,《意見》也明確了重點方向,包括監測預警,即圍繞提高各類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重點發展監測預警類應急產品;預防防護,即圍繞提高個體和重要設施保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點發展預防防護類應急產品;處置救援,即圍繞提高突發事件處置的高效性和專業性,重點發展處置救援類應急產品;應急服務,即圍繞提高突發事件防範處置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創新應急服務業態等。
這幾大方向無疑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據瞭解,目前已有包括新興際華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企業正在發力應急產業。11月初,新興際華集團下屬的新興重工擬投資48.6億在武漢佈局裝備製造項目、製造服務項目以及區域總部項目,打造新能源及應急救援產業集群。
此外,為促進應急產業發展,《意見》明確加大財政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投融資政策等5項政策支持。並且將重點工作任務分配給十餘部委,國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在各部委的具體分工上,財政部、稅務總局將落實和完善適用於應急產業的稅收政策。財政部、央行、發改委、國資委、銀監會、證監會等部門分工負責鼓勵金融資本、民間資本及創業與私募股權投資投嚮應急產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應急產業企業採取發行股票、債券等多種方式,在海內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銀監會、工信部將引導融資性擔保機構加大對符合產業政策、資質好、管理規範的應急產業企業的擔保力度。央行、銀監會將加大對技術先進、優勢明顯、帶動和支撐作用強的應急產業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
值得註意的是,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還將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措施支持應急產業領域中小微企業發展。
此外,國土資源部對應急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用地,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予以支持。(記者 周程程) (原標題:國家全面部署應急產業 萬億級市場迎民資)
- May 17 Sun 2015 09:35
國家全面部署應急產業 萬億級市場迎民資
留言列表